close

  面對一些制度障礙和政策瓶頸,四川成都著力推進改革創新試點,劃定區域、封閉運行、先行先試,以“四個率先”為改革切入點和突破口——力爭率先健全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率先落實農民更多財產權利,率先實現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威剛隨身碟置,率先形成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四個率先”在成都變成了活生生的實踐。
  走進成都市郫預防癌症飲食縣三道堰鎮青杠樹村朱家墩安置點,村民臉上洋溢著喜悅。這個村200多位村民搬進配套設施俱全的安置點,過上了期盼已久的新生活。
  青杠樹村過去是一個不知名的農業村莊,現在已是遠近聞名的新農村建設樣板村,也是成都市首批按照“宜聚則聚、宜散則散”原則建設的新農村綜合體。目前,全村已全面完成9個聚居組團共9.7萬平方米的農民新居及配套基礎設新成屋施和公共服務中心建設。青杠樹村較好體現了“小規模、組團式、生態化”的規劃理念。
  青杠樹村的巨變是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成果。基於房屋土地確權頒證已完成,青杠樹村土地綜合整治得到全村800多戶人家的支持,參與率高達97%。2013年7月,青杠樹村成立了村集體資產管理公司,村民們拿上宅基地本本,到縣國土局“小本換大本”,再以宅基地作抵押,向成都農商銀二手Manitowoc行融資建新房,實現以市場化手段實施土地綜合整治。
  在新農村建設中,為了減少公共服務資源製冰機租賃配置的隨意性、盲目性,成都在全國率先制定了系統、全面、多層次的農村公共設施配置標準體系,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作為涉農社區,政府為青杠樹村建設了綜合便民服務中心、水電氣代繳網點、幼兒園、文化活動室、污水處理及排水等26項設施。
  青杠樹村也是創新集體建設用地開發利用機制的案例。村民適度集中居住後,節約整理出近300畝集體建設用地,村民們自行招商引資,發展產業。與過去土地整理新增耕地作為占補平衡指標使用被一次性買走不同,這種模式給村民帶來了持續增收的可能。
  成都市金堂縣竹篙鎮曾經是勞務輸出大鎮,如今外出打工的人越來越少。一條雙向6車道的柏油馬路,連接起金堂縣農產品精深加工園一期的100畝起步區工地,面積10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在坡地上建起。修廠房的土地,是該鎮紅觀音村和老虎寨村的集體建設用地,“房東”則是該村村民。
  紅觀音村和老虎寨村先是由村民自主實施土地綜合整治,節約的建設用地指標及其覆蓋的農用地,均以一定價格折資入股,引進社會資金,共建農產品精深加工園區,搭建了“產權入股、民主管理、公司運作、按股分紅”的利益聯結機制。
  記者 鐘華林 通訊員 李曉帆
  (原載《經濟日報》2014年3月12日13版)  (原標題:成都城鄉統籌著眼“四個率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yclfpuv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