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好活動成果並使之長效化、制度化,是確保問題不反彈的關鍵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譚劍 王駿勇 向志強 陳國洲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近期深入湘、蘇、桂等省區市,與各級領導幹部、黨員群眾促膝長談。大家認為,宏觀來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主要成效有三:廣大黨員幹部經受了一次嚴格的黨性鍛煉和深刻的思想政治洗禮,起到了“紅臉出汗、正身治病”的效果;剎住了“四風”蔓延勢頭,帶動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整體好轉;暢通了黨群乾群聯繫渠道,解決了一大批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贏得了民心提振了信心,乾群關係趨於緊密,執政之基更加穩固。
  但是,基層幹部群眾也心存三個憂慮。一是擔心“長不長”,即長效性的問題,走群眾路線、“反四風”會不會是一陣風,刮過就算了,等活動一結束又回歸以往;二是擔心“實不實”,即實效性的問題,是真的走群眾路線,還是搞形式應付,是真心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還是蜻蜓點水、淺嘗輒止;三是擔心“常不常”,即常態性的問題,比如發現、整改問題,是不是納入整改“表內”的就改,大量沒納入的“表外”問題就不管不問。執行“反四風”及八項規定,是不是每逢春節、中秋等重要時間節點就大力整治,而日常就會放鬆監管等。
  受訪基層幹部和專家認為,要將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常態保持下去,實現長效化,就要完善制度、推進改革、加強監督,確保幹部作風建設得到加強,黨群乾群關係逐步融洽,執政之基得以鞏固。
  黨性錘煉再上臺階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周新建說,這次民主生活會,基層開得認真,政治性、原則性、戰鬥性強,真正達到了紅臉出汗、動真碰硬的目的,特別是很多基層年輕同志會受益終身。
  在蘇北某村召開的組織生活會上,老黨員的一席話讓村黨總支書記汗水直流。“這麼多年咱村村容村貌沒有太大變化,集體經濟原地踏步,你這個書記做得難道不窩心嗎?”參會幹部們感慨,還從沒開過這樣有辣味的組織生活會,不僅終身難忘,而且樹立了整改的信心,錘煉了黨性。
  不僅是基層,省級層面的民主生活會也同樣辣味十足。重慶市召開查擺個人“四風”問題專題會,人大、政協主要領導幹部列席,並邀請中央督導組全體同志參加。常委會班子成員每人發言半小時以上,只談問題、不擺成績,開門見山、直奔主題,不迴避、不掩飾。市委常委會相互批評意見達130多條,各個單位相互批評意見普遍在90條以上,最多的有187條。不少同志感慨地說,這次專題民主生活會真正發揚了黨的好傳統,展現了黨內生活的新氣象,是多年來效果最好的一次。
  重慶市渝北區委書記沐華平說:“在市委帶領下,每個一把手都認真查擺了自身存在的問題,思想認識提高了,補了‘鈣’、充了‘電’、提了‘神’。”
  “反覆修改對照材料給自己畫像的過程,就是一次次用筆尖觸及靈魂的過程。”湖南省司法廳廳長、黨組書記談敬純說:“我的對照檢查材料反覆修改了11遍才過關,每一次對照檢查材料的修改,都是對自身黨性、理想、信念的一次嚴格洗禮,終生難忘。”
  黨風政風民風明顯好轉
  “機關食堂火了,星級酒店冷了”“迎來送往少了,走村入戶多了”。這些群眾口中的口頭禪,最直觀地反映出遏制“四風”的成效。現如今,五星級酒店開始賣包子,高級會所開始促銷打折已不再是新聞。
  “四風”問題遏制後,幹部工作作風為之一振,一線工作法在基層得到大力推行。在廣西,各級政府機關實行“早餐會議”,對於不涉及人事、機密等重大事項的一些事情,在早餐桌上商議,形成共識,做出部署。
  今年重慶市多地遭遇了數十年不遇的洪災,渝北區茨竹鎮華鎣村七社在暴雨中發生了大面積危岩滑坡,但滑坡前10分鐘,當地幹部已經將全村14戶35名生活在危岩下的群眾成功轉移,全村無一人傷亡。危岩體很難發現,但幹部們卻能未卜先知,這得益於在教育實踐活動的大走訪中,幹部們走遍了每一戶人家,查看過每一家的農田和村基礎設施老化情況,這才能迅速判明可能存在的隱患點,解決了人命關天的大事情。
  “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現象有了改善。廣西上林縣喬賢鎮綠浪村村民蒙宗臣最近在縣政務服務中心辦理父親去世待遇申領手續,他發現大廳走廊里擺放了座椅、飲水機,甚至還有茶葉。工作人員臉上掛滿了笑容,前後十幾分鐘就辦好了所有手續。“以前來機關辦事別說招呼喝茶,就連見面說個話都不容易。這些細節讓我看到了幹部作風的轉變。”蒙宗臣說。
  上行才能下效,黨風政風的好轉帶動了社會風氣整體為之一新。在西部地區“整酒”之風一度盛行,“整酒”已經從慶祝賀喜變成了藉機撈錢的陋習。為了剎住“整酒風”,重慶巫溪縣從今年5月1日開始實施《嚴禁黨員幹部職工大操大辦藉機斂財辦法》,將治理“無事酒”作為村規民約。村社群眾積極簽署不參與違規整酒承諾書,得到幹部群眾的廣泛擁護和稱贊。巫溪縣塘坊鎮安樂村村民李吉彩說,幹部帶頭反整酒,“我不想別人兜里的錢、別人也不想我兜里的錢,這樣鄉裡鄉親才能和睦友善。”
  乾群關係更趨緊密
  一年半以來,全國數以百萬計的黨員幹部走進田間地頭、樓棟院落聽取群眾意見,收集問題建議,各地以辦好民生實事,解決群眾難題為抓手,解決老百姓關心的切身利益問題,乾群關係趨於緊密。
  幹部聯繫群眾的渠道暢通了。各地通過網絡、信箱、電話、短信、上門走訪、下基層暗訪等各種形式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建議,一些閑置已久的民情民意徵集整理渠道被重新激活。湖南省藍山縣委書記何沖龍說,渠道通了,幹部和群眾的距離就近了,雖然從目前來看,還只是階段性效果,但這種趨勢是不可逆的,必將成為燎原之勢。
  解決了一大批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贏得了民心提振了信心。重慶市在全市範圍推行22件民生實事,已經完成了20萬人高山生態扶貧搬遷、10萬戶農村危房改造、1萬口山坪塘整治,解決了人畜飲水最困難地區200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抓緊開展200個行政村環境連片整治,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幹部下鄉再多,說得再好,不如讓群眾得到吹糠見米的實惠。”沐華平感慨地說,這次教育實踐活動中,基層決策的事都是從群眾利益、群眾角度出發,群眾要求的事做一件成一件,老百姓受益一件,即使短期無法解決的事也向群眾詳細解釋,公開原因,受到了群眾歡迎,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在群眾得實惠中不斷提升。
  基層黨組織建設得以加強,執政之基更加穩固。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全國2500多個縣市區都將整頓基層軟弱渙散黨組織作為提高黨在基層的執政之基的重要抓手,收到了良好效果。
  確保成果長效化六策
  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要用制度將活動中好的做法固化下來,以改革的思路激發基層做好群眾工作的動力。同時,充分吸引群眾參與互動,對群眾工作進行監督評議,以此保持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的長效化、延續性,使新時期黨的作風建設和群眾路線成為新常態。
  一是完善黨內製度體系,變“階段性整風”為“長效性治黨”,解決制度科學化問題。專家認為,對黨內相關制度要認真梳理、完善,以治理的理念構建科學規範的制度體系,保障群眾路線長效化。
  二是嚴格黨的政治生活,強化黨員思想建設,解決難以內化於心的問題。基層普遍反映,開好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是這次活動最大成果之一。中央黨校黨建部副主任戴焰軍等專家建議,加強制度創新,切實提高黨內政治生活的質量水平,發揮中國共產黨在思想、組織、作風建設方面的獨有優勢,純化黨員思想,真正將群眾觀念內化於心。
  三是樹立用人導向,完善薪酬制度,解決群眾工作動力不足問題。基層幹部認為,無論是踐行群眾路線還是反“四風”,在註重“減法”的同時也要註重“加法”。“減法”指的是以八項規定為手段減去各種不正之風;而“加法”指的是薪酬機制改革、幹部選拔任用改革等激勵性引導措施。
  四是堅持階段性“回頭看”,強化過程管理、痕跡意識,解決實效性、延續性問題。重慶市永川區組織部副部長李兆龍說,實踐活動可以結束,但群眾工作不能結束。建議要多做“回頭看”,最好定期比如半年搞一次,對活動本身及整個群眾工作進行反覆回顧鞏固。
  江蘇省淮安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彤說,要將在活動中強調的過程管理、痕跡意識貫穿至活動結束後,留下必要的痕跡,心中才會留下印記。比如,抓學習教育,就要規定必要的讀書篇目,創新領導幹部上黨課、基層幹部上講臺等鮮活載體,活動才有實效。
  五是廣泛動員群眾參與,加強群眾監督評議,解決公開透明問題。開門評議,群眾監督,是這次活動的一大特色。基層幹部認為,在今後日常群眾工作中,更要進一步堅持動員群眾參與,接受監督評議。
  六是構建平臺機制,夯實基層組織,解決群眾工作能力不足問題。何沖龍說,與五零、六零後幹部相比,基層很多年輕幹部學歷高、能力強,但做群眾工作卻不得其法,他們願意進村入戶,但下去後與群眾拉不了家常、說話沒人聽、幹事沒人信。建議搭建平臺,制定培養機制,幫助年輕幹部儘快掌握群眾工作能力。
  張彤認為,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也是制約群眾工作能力的重要方面。應將整治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作為深入貫徹群眾路線的重要抓手,提升服務水平及群眾工作能力。□
上一頁12下一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yclfpuv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